老有所为
黄崇智:
黄崇智,生于1916年5月,现年96岁。1949年10 月参加工作。数学系教授。1995年11月退休。退休前曾任内江市人大副主任、内江市政协副主席。退休后曾任内江市科协名誉主席;并继续关心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曾任内江师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学院关工委委员。经常应邀为教师和学生作报告。他扶持和培养了大批中青年教师,为内江师院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退休后,不顾年事高、体质弱,坚持从事科研工作,每年都能写出科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退休17年来,共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2001年被评为四川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进个人。
孙自筠:
孙自筠,生于1935年6月,现年77岁。1950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6月退休。中文系教授。退休前曾任原内江师专中文系书记、图书馆馆长等职;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影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退休17年多来,笔耕不止,凭他的生活积累、社会经历、教学实践和自身扎实的文学修养,全身心投入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先后写出了长篇小说《太平公主》)、《华阳公主》、《安乐公主》、《万寿公主》、《残阳如血》(与人合作)、《陈子昂》等长篇小说;其中《太平公主》被改编为37集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放映,在国内创下很高的收视率。2010年5月28日,中央电视台第4套12点5分的《子午书简》节目,专门介绍了孙自筠同志的小说《太平公主》。此外,他还担任了30集电视连续剧《谁主沉浮》作文学统筹等。
为培育文学新人,孙自筠同志于1986年创办了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文笔协会。1995年,孙自筠同志退休后,仍然担任我校大学生文笔协会的顾问,继续关心、扶持青少年从事文学创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培育人才贡献余热。2010年5月29日晚,文笔协会根据唐朝元素,以孙自筠同志小说《太平公主》为线索,采用歌舞、演唱、皮影戏、诗朗颂、剑舞、话剧等形式,成功举办了一场“梦回唐朝”主题文艺晚会。为了让文笔协会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使爱好文学的大学生健康成长,孙自筠同志亲自为文笔协会会员开设讲座,进行写作辅导,亲自修改学生作品,并将学生中有一定水平的文学作品向某些文学期刊、报社、出版社推荐。如现在就读于内江师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9级学生习修鹏诗集《清风弄影》。就是在孙自筠同志的辅导下,亲自为其诗集作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孙自筠同志经常应邀为我院学生作“立志、拼搏、成才”主题报告,深受广大学生敬仰、称赞。他希望爱好文学写作的青年学生抒写歌颂党和祖国及憧憬美好未来人生的散文、诗歌,并帮助他们润笔、修改,然后编辑出版。1996年以来,先后主编出版了青少年系列丛书《留住一片云》散文集等十余本,并将稿费送给散文集中发表文章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文学创作。在他的帮助下,先后有约700余青少年在中学和大学期间发表过文学作品,有不少青少年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2007年10月,孙自筠同志用自己的稿费向学校捐资5万元设立“孙自筠文学奖”,为期10年,每届用5000元奖励我校公开发表文学作品的青年大学生。到目前为此已评了两届,共有24名大学生获得“孙自筠文学奖”。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孙自筠同志这一义举,对孙自筠同志呕心沥血培育文学青年,关爱、扶持文学青年成长,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号召全校我师生学习孙自筠同志高风亮节的崇高品格。
孙自筠同志退休后先后被评为内江市关工委先进个人、四川省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
陈涛:
陈涛,现年70岁。1968年5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2月退休,内江师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教学名师。所教的学生中有现代著名作家黄济人、傅恒、杨继仁、黄一鸾等。研究著述大体分三个系列:一、文学研究系列,著有《文学意象论》《中国当代文学扫描》《中国当代文学名著选评》等专著,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具有一定影响的论文多篇,曾获四川省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当代文学扫描》被文学史界评为“新时期探索型文学史代表作”。二、文化研究系列,主编出版《大千文化丛书》《新世纪中国的西北角》《内江百科全书》,开设“大千文化”系列讲座,在文化界引起一定反响。三、语文研究系列,曾创刊并主编《学语文报》(国内公开发行报刊),著有《语文教学效益论》《论据辞典》《学法精要》等专著,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等全国中文核心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倡导的“话语教学”理论在国内语文界具有较大影响。
陈涛于2008年2月退体。退休4年来,仍然担任范长江故居纪念馆、内江市作家协会顾问,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发表科研论文6篇;应邀在市委党校、市政协等作学术报告共11次,在校内开学术讲座共6次;接受电视台、报社采访共5次。2012年先后为内江市政协常委作《内江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思路》、为内江市文艺界作《范长江走向新闻巨子的道路》报告各一场,为内江师院团校作《校园里的内江名人文化》。
2012年10月被评为内江市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
张力行:
张力行,男,我院退休教授,1943年10月出生,1965年11月参加工作,2008年退休。现年69岁。退休4年来,每年给应届毕业生作“就业观念与技巧”辅导报告,并帮助部分毕业生修改就业“自荐书”;为我校团校作报告两次;为中学高考生作心理辅导报告8次,长期担任我校大学生心理咨询顾问;为学生社团“沱江学子”报告作点评;2012年为学校新参加工作的政治辅导员,就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关问题作岗前培训辅导报告;为大学生考上公务员面试作辅导报告;为部分院(系)教学优秀成果申请报告作修改工作;帮助部分申报高职的中青年教师和部分学生修改论文。
2012年10月被评为内江市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
李继康:
李继康,男,我院外语系副教授,1926年9月出生,1949年12月参加工作,曾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88年1月退休,现年86岁。
该同志退休24年来,担任四川省函授大学内江辅导中心主任,是内江市大学自觉考试辅导单位中办学规模及业绩最显著的,为民盟内江市委置下了房产,产生了相当的经济效益。24年来,亲自动手并同时带领在校大学生进行家教培训,并办《才子坊》、《新概念英语培训中心》或面对面开展个性化精品教育试验,培养了上百名中小学生,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24年来,在校内,他是一名老年志愿者,活跃于学生社团。2007年9月10日,《华西都市报》报道了广安瘫痪农家女许小娇考入我校后,他领着几个少儿英语学员,带着鲜花和礼物前去看望和慰问,亲自为他补习英语,还在大洲广场为其捐款,同时应红十字会工作者邀请现场向市民宣传募捐。在我院大学生口才与演讲协会举办的《爱我中华》的决赛现场,他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亲身经历的爱国行动参加现场演讲,受到师生好评。2011年,他克服年事高的困难,编辑撰写了《高考英语》教学辅导书,并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对广大高考学生能起到较好的辅导作用。
万学仁
万学仁,生于1934年11月,现年69岁。1950年12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文系副教授。1992年10月,论文《大字符及计算机系统》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退休。退休9年来坚持搞科研,潜心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研究,先后发表《计算机双拼发展的历史基础》、《对计算机双拼发展的思考》等论文10篇;出版专著《五笔字型速成法》,制作《三元汉字编码》有关软件等;《3500常用汉字的笔画和笔顺》获四川省语言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三元汉字编码和汉字教学》获四川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本人多次自费参加全国和省内有关学术活动。2003年9月,论文《谈非常用字的信息处理》获内江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