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到5月14日,内江师范学院离退休厅级老领导及诗词、摄影协会成员一行二十余人,满怀豪情地深入到民族地区大凉山实地考察。
西昌是彝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州,改革开放前,因地理环境相对恶劣,社会制度从奴隶社会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的大幅跃迁,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展滞后,特别是彝族人民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民族矛盾尖锐。改革开放后,彝汉人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团结一心,锐意改革,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彻底改变了彝族地区的社会面貌。
作为上苍对民族地区的眷顾,大自然以最神奇的手笔,为凉山人民留下了一个高原淡水湖泊——邛海。改革开放以来,西昌市人民政府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保护邛海淡水资源为基本原则,分阶段开发打造了沿海休闲景点,引得全国人们前来邛海之滨度假休养,老人们游历在山水间,置身于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氛围和尤如天堂般的邛海之畔,陶醉在改革带来的青山绿水之间,心情倍感愉悦,摄影师获得了创作的冲动。也为西昌市和凉山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随行诗人们也找到了情感抒发的灵感。王希尧老教授即赋诗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景仰:
登泸山覌邛海
王希尧
乘风惬意登泸山,
一览邛海心地宽。
疑是娲神天补错,
明珠一颗落西川。
在考察行程中,老领导和全体协会成员还远观了中华民族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的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亚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具有大功能发射航天器基地能力的卫星发射基地。自1984年1月2日正式启用到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已经承担了52次国内外各种型号卫星的发射任务,是世界重要发射场之一。老人们仔细认真地参观卫星发射基地展览馆,逐一观看了长征一号到六号火箭模型、月球车、火箭发动机等,亲身感受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果,无不为中华之掘起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表示:我们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祖国面貌的焕然一新,看到祖国日益强大,看到改革的伟大成果,无不感到欣慰自豪,表示要把这种豪情永远保持下来,为国家,学校的发展奉献余热。
在历时5天的民族地区深入考察中,考察团还见证了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为国内乃至全世界自然环境最恶劣、工程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雅西山区高速公路。它跨越青衣江、大渡河、安宁河等水系和12条地震断裂带,整条高速公路线展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山峦重叠,地势险峻。被称作“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充分展现了我国高超的公路桥梁建筑技术,不愧为改革取得的又一伟大成果。
当然,在考察过程中,老领导和老专家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环境限制,要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许多瓶颈需要巨大智慧来突破,更需要全国人们的大力支持。总之,此次感怀“改革开放新成就”西昌行取得了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