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管理以来,内江师范学院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积极配合社区防疫工作,不聚集、不出门,有序参加核酸检测。同时,有一批退休干部职工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迎难而上,主动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用实际行动切实扛起“疫情防控谁都不是局外人”的社会责任,生动诠释着新时代老干部的责任担当。
24名党员同志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离退休党总支的志愿者服务队,时刻准备着组织的召唤,其中刘道兴、毛志军、李力敏三位同志参加了学校组织安排的东区后校门值守工作。
家住兰桂大厦的离退休人员在第三支部的组织领导下,与小区物管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积极配合,为疫情防控发挥积极作用。封控后,第三支部和第三小组第一时间向全体离退休人员发送慰问信,安抚老同志们的焦虑情绪,让他们倍感组织的温暖。第三支部书记王昌祥随时关注工作群动态,发布防疫信息,引导防控工作,并带领全体党员协助社区志愿者和物业人员登记小区特殊困难老人信息、组织核酸检测、统计购物需求、发放物资药品,他还亲自下厨,为不能回家的两名物业人员送餐。针对最初物资采购不便的问题,组长曾祥文主动与支部书记王昌祥、物业和社区对接,积极研究对策,及时采取措施,有效理顺各方关系,成功解决了问题。虽然他们都已年近80旬,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在他们的带领下,小区的抗疫工作有条不紊,居民都说:“有一种幸福叫住在兰桂大厦”。
于明是第六支部书记,在此次抗疫战中她化身“家庭保姆”,主动承担照顾一位93岁的独居老人。老人姓罗,是我校一位退休职工的岳母,平常由保姆照顾,封控前一天保姆回家后无法返回,老人因此产生了焦躁情绪,得知这一情况后,于明同志第一时间前去安抚老人情绪,了解老人具体需求。掌握老人的生活习惯后,此后十多天,于明便按照老人的口味变着花样做好可口的菜肴,从东区山下给住在山上教工30栋的老人送到家中,与老人聊家常、嘘寒问暖、告诉老人学校的防控措施、讲解防疫知识,并及时将老人的情况告诉给老人的子女,使老人独自在家中的生活未受影响。尽管照顾老人很辛苦,但于明同志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抱怨,一直坚持着,她说:“我的母亲与罗婆婆年纪差不多,就当是照顾自己的老人吧”。疫情无情人有情,老人和她的子女对于明同志和离退休处对老人的关心关爱非常感动,多次打电话表示感谢。
林家驹是第四组组长,小组有51人,静态管理以来,他时刻操心全组的老同志们,经常给他们打电话,询问身体情况,给他们心理安慰。所有上级的通知精神,林家驹都会转发工作群,没有回复的老同志他都会一一打电话。他要求每个组员在微信群报告核酸检测情况,没有回复的他便打电话了解原因,做到不漏一人。由于林家驹工作耐心细致,老同志几乎都能积极配合主动报告,就连87岁高龄体弱多病的李玉琼老师每次做完核酸都立即打电话告知。
翻开近段时间第一小组的工作群,除了转发上级文件通知外,根据疫情形势变化,支部书记李伟男同志都会在群里给老同志们关心慰问、提醒告知、鼓劲打气。“大家一定要团结抗疫,尤其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防疫防感冒,服从门卫同志的管理,确保每一位老师平安渡过此次疫情侵扰。”“此次疫情反复,给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请各位一定以大局为重。坚持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返回”等。他以线上交流和电话慰问的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信息了解,引导每位退休老同志在思想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确保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稳步推进。
雷光东、冯亚平两位老同志退休前长期担任正处级领导干部,本轮疫情他们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担任楼栋长,切实扛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上传下达、组织核酸检测、统计红黄码人员、收集药品需求、配发物资、卡点值守等成了他们的日常工作,楼栋的老师们有任何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找楼长,他们是可靠的后勤保障员。早上6点、中午12点、晚上12点,他们忙着统计菜包、肉包、药品数量、送菜送肉、叫醒做核酸,上门耐心劝导不配合人员,亲自督促完成检测。他们和年轻人一样干,从不喊累,用教育工作者的初心给年轻志愿者树立了榜样。
本轮疫情中,我校广大离退休人员都在力所能及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积极支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增添银发力量。第四支部书记肖真玉同志多次报名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未能成功,她便找机会尽自己一份力量。比如协助做水电维修工作的老公封堵学校三教旁的小门,没有材料,他们找来旧门板,没有水泥钉,她便去自己店里取。家住成都的唐丽萍老师,为小区的志愿者赠送中秋月饼。覃松、杨文菊、王菊芳、胡晓秋、李文、周玉清等老同志主动报名参加楼栋志愿者,钟穗老师将家中仅有的药品送给医务人员和需要的老人,李克华主动加入为兰桂小区物业送饭的行列,丰盛的饭菜受到大家的称赞。
还有一批老同志虽然不在抗疫最前线,但他们都以战斗的姿态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用诗歌、书画、歌唱等形式,传播好声音,讴歌真英雄,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截止目前离退休处共收到诗歌13首、书法作品2幅、独唱视频1个。其中,戴前伦教授的诗歌《清秋抗疫》和《静中之动》在“i内江”发表;张卫老师的诗歌《逆行者之光》在“同心内江”发表,并由曾担任新华社大型政论片《你的样子》解说的我校范长江新闻学院王帅龙老师朗诵,在学校网站展播;王希尧教授的诗歌《我们的楼长》也在学校网站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