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八届十中全会
1962年9月24日,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在北戴河召开。毛主席在会期中,多次讲话,分析国内阶级斗争,把一些认识上的分歧作为阶级斗争的反映,把前期提出的合乎实际的意见看成是右倾、把支持包产到户看成是倒退,把彭德怀的申诉当作翻案,把关心小说《刘志丹》写作的习仲勋与高岗、饶漱石联系起来,打成反党集团,成立专案审查,撤销邓子恢中央农业工作部部长。
这次会议,由于在认识上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来看待,致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由此决定,在全国城乡发动一次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普遍开展四清运动
四清运动首先在河北、湖南开展。河北保定地区开展“小四清”即: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务、清理工分,查出一些大队、小队干部有多吃多占、贪污行为。湖南结合纠正“单干风”开展四清。这些做法得到毛主席的认可,在推荐经验上强调“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同时在城市开展“五反”,即: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后来,又制定农村工作的“前十条”和“后十条”,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视为是防止党变修、国变色、防止反革命复辟、反修防修的革命斗争。
1965年初,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23条,再次强调这次运动的性质是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开展对高层干部的批判
在此期间前,中央对一些高级干部开展批判,如批邓子恢的“三自一包”即:多留自留地、多留自由市场、多留自负盈亏、包产到户。认为这是修正主义的国内纲领。批判王稼祥的“三和一少”即:对帝国主义、对现代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要和,对各国人民支援要少。认为这是修正主义的国际纲领。还认为李维汉的统战主张是“向资产阶级投降”。在高层开展对一些高层干部的批判。
开展文化领域内的批判
毛主席先后作出两个批示,即“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全国文联所属这些协会和他们掌握的刊物大多数,十五年来,不执行党的路线,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跌到修正主义边缘。”随后,在全国开展批判《李慧娘》《北国江南》《早春二月》《谢瑶环》等一批戏剧、电影、音乐作品和文艺理论观点。在哲学界,批判杨献珍的“合二而一”,经济学界批判孙冶方的“生产价格论”“企业利润观”、历史学界批判翦伯赞的“让步政策”,进而把整个知识分子队伍的大多数称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此阶段基本总结:
1956年到1966年文革前的10年,是艰苦探索的十年,即取得成就又有过挫折,这都是党的历史中发生的事件,要正确的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