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1956年11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决定,1957年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毛主席先后在最高国务会和全国宣传会上发表讲话,指出,知识分子大多数是爱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长期的方针,应当放手让大家讲意见,敢于说话、敢于批评。
1957年4月27日,党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5月1日,人民日报公布此决定。全国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文化艺术单位的党组织纷纷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当时称为“鸣”“放”。广大干部群众响应号召,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即干部作风提出大量的意见。我党欢迎这些意见,5月10日,上海《解放日报》以《大胆揭露矛盾、帮助党内整风》为题,刊登中等、初等学校教师代表座谈会发言摘要。毛主席月后批示:“不整风党就毁了。”表明,当时党是欢迎提出意见,通过整风来克服党内的不良倾向。但是,随后半个月的情况发生急剧变化,5月中旬后,各种批评意见升温,极少数人乘机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起攻击,如“党天下论”,公然要党退出机关、学校及合营企业,要求“轮流坐庄”,这些言论和主张在社会和人民群众引起极大的思想混乱。5月中旬,毛主席发表《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第一次提出“右派猖狂进攻”,随后,开展反右派斗争。由于当时我党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把历史转变时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把思想认识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致使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全国有55万余人被划为右派分子。这是我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政治建设方面的一次极大教训。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大跃进”运动是在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过程中发动起来的。1957年10月25日,八届三中全会通过《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10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社论,提出“农业和农村个方面的工作在12年内都按必要和可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此时,国际上社会主义阵营也出现赶超浪潮,1957年11月,毛主席率代表团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代表会议,会上,对国际形势的估计是“社会主义在向上发展、帝国主义却在衰退”,理由就是苏联在不久前发射了人造卫星。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赶超目标,苏联提出15年赶上和超过美国。毛主席提出在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1957年冬,全国贯彻农业发展纲要,掀起兴修水利、养猪积肥、改良土壤的农业生产高潮,提出大跃进的豪言壮语,如: “抓晴天、抢阴天,小风小雪是好天,汽灯底下是白天,争取一天当两天” 为达到实现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各地虚报农业亩产量,报刊上也鼓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为达到钢产量超过英国,发动全民大炼钢铁,全国动员9000多万人上山、挖煤、找矿、炼钢,甚至把家用的铁器用具也作为炼钢材料,形成“以纲为纲、全面跃进”的局面。大跃进是党在探索建设赎回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是为了在短期内改变穷面貌的一种急于求成的主观愿望,脱离了当时的实际,反映了党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还不足,思想上还在凭主观意志办事的作风。
大跃进的同时,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是由高级农业社的小社合并为大社引起的。为兴修水利,集中人力物力有利于合作,开始打破社与社的界限,实行合并。中央认为这是农村大跃进的好的组织形式,1958年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提出由集体向全民所有制过渡。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就是规模大,原来一、二百户人的合作社变为四、五千甚至一、二万户的公社。二公,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高,在全公社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的自留地、果树、一律归公社,可以在全公社实行平均分配、可以调动劳动力、可以调动生产资料、即一平二调。严重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公社初期,还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生产实行兵团作战,大家在集体食堂统一就餐,取消市场、小商小贩视为资本主义。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的探索,付出了代价。
1958年11月28日——12月10日,党召开八届六中全会,通过毛主席起草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初步纠正运动中的左倾错误。